「絕美雙眼皮」是許多愛美女生的夢想,大部分都希望是寬版好上妝,卻有一些人遇到開完手術變成像「香腸掛在眼皮」的困擾!這個惱人的問題稱作「肉條感」。所謂的肉條感,就是雙眼皮開完後,雙眼皮摺線以下的下唇區域,無時無刻都是浮腫的,就像一條香腸盤據在眼皮上。
「絕美雙眼皮」是許多愛美女生的夢想,大部分都希望是寬版好上妝,卻有一些人遇到開完手術變成像「香腸掛在眼皮」的困擾!這個惱人的問題稱作「肉條感」。所謂的肉條感,就是雙眼皮開完後,雙眼皮摺線以下的下唇區域,無時無刻都是浮腫的,就像一條香腸盤據在眼皮上。
有人在小紅書分享「雙眼皮手術後變香腸眼」的經歷引發熱議,底下評論「一秒破防」、「手術前後差很大」、「這誰敢去修復啊」。究竟這種「肉條感」是怎麼形成的?網友PTT、Dcard熱議的修復方式可靠嗎?以下詳細分析六大成因,讓你避開手術雷區:
基本我的雙眼皮手術完,術後配合冰敷、溫敷,一週可以消腫6-7成,兩週消腫8-9成,而剩下一點點的水腫會消比較慢,通常雙眼皮術後兩個月才是最自然的時候。術後兩週還在腫脹的時期的雙眼皮自然會有肉條感。
修復重點:此時期可以做一些溫熱敷,幫助消腫,然後耐心等待。有時較易出血的病患若術中產生血腫,消腫也會消的較慢。
遇到下唇肥厚問題時,大部份的人第一反應是認為組織拿的不夠多,但事實上這較少見,現很少會去切除下唇組織,,因也要考慮到若肌肉拿掉太多,會有乾扁(乾癟)的風險存在。
這是指當組織去除的位置不平均或分配不當,讓術後雙眼皮摺線處或是摺線以上過薄,而下唇相對顯的過厚,此時也會有肉條感產生。
修復重點:可手術利用自體筋膜移植來補足組織缺損的問題,將凹陷處填補起來,使整體更平順。
延伸閱讀: 【淺談筋膜移植技術解決疤痕性肉條問題】
現在許多人主動要求設計成較寬較高的雙眼皮,追求「歐美系大眼」,然而並非每個人的眼型都適合,有時只是一昧追求較寬較高的設計,其弧度不自然,也會有視覺上的肉條感。由於寬版的雙眼皮有較多機會產生肉條感,所以手術技術的門檻自然是比較高的!
修復重點:覺得過寬那就改窄,寬改窄也是雙眼皮重修手術中常見訴求,過去也有分享過不去皮降窄手術,可以進一步了解手術方式與效果。
因為雙眼皮折線固定不穩,使雙眼皮下唇不成形,皮膚未固定好而有下唇厚重感,甚至下唇皮膚鬆鬆的壓到睫毛。有網有形容這是種「游離」的雙眼皮。修復重點:雙眼皮重修手術將摺線的固定點,重新固定,讓摺線以下的皮膚是緊實的,而要注意的是也不宜矯正過頭反而外翻,要在睫毛被壓住與過翹間拿捏。
當眼輪匝肌沒有適當復位,術後捲曲在眼皮下唇,就會形成肥厚的肉條感。其中最常見的,就是眼輪匝肌在手術中被劈開後,沒有適當的復位,因而產生捲曲的現象,這時候下唇就會在接近睫毛的地方,產生肉條樣的外觀,這種狀況通常會伴隨有切口處肌肉不足而產生凹陷的問題。
修復重點:此問題時常與第5項同時發生,手術修復時主要是重整理好下唇組織,然後再固定好恰當。
修復處理主要需要依賴顯微手術,將已經捲曲的眼輪匝肌肌肉鋪平。而切口處的凹陷,再取其他組織去填補,將折線附近整理平整。眼輪匝肌就是肌肉組織,肌肉是有神經支配的,手術操作肌肉,難免會動到神經,因此操作肌肉需要很精細的動作。所幸眼輪匝肌的功能,多半會隨著時間會慢慢復原,只是需要一點時間。既然肉條感修復的本質上就是操作眼輪匝肌,因此修復完自然需要更多時間復原,各位病友千萬要有耐心!
肉條感通常由多個成因相伴
以下由案例為大家說明:
雙眼皮過寬、閉眼時可發現摺線處過凹
雙眼皮過寬、摺線凹陷、下唇組織復位不完全,可見到睫毛根部被眼皮蓋住,修復前是無法直接看見睫毛根部的
雙眼皮過寬、摺線凹陷、下唇組織復位不完全,還有額外問題,摺線固定點過高導致睫毛是外翻
雙眼皮過寬、下唇組織復位不完全
雙眼皮過寬、下唇組織復位不完全
摺線處凹陷、下唇組織復位不完全
延伸閱讀:多重問題的雙眼皮如何來修復?肉條感、外翻、太深、太寬、睜眼困難…
如果你的雙眼皮有多重問題,除了肉條感還有其他困擾,歡迎點選上述連結深入了解更多資訊。記住,選擇值得信賴的專業醫師!
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醫療風險,本文案例與內容僅供參考,並非每個人都適合,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溝通而定,建議術前與執刀醫師多加討論評估,對手術結果應能有合理期待。醫病雙方應能盡可能保持良好互動,以確保治療能有最佳效果,也避免術後『醫療糾紛』。